其他信息
廊坊市发挥融资担保作用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供稿:综合处(人事处)发布时间:2020-09-29融资担保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廊坊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带动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引领行业发展,规范担保行为,防控系统风险,增强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强化政策扶持,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印发《廊坊市关于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要普遍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形成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暂时不具备设立条件的县,可入股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由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引导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主动回归公益性本位,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高服务水平,合理收取担保费用,创新产品和服务,切实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印发《廊坊市关于进一步应对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由市、县财政分别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信贷风险补偿金,建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疫情期间为域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绩突出的前3名,给予综合担保费率不超过3%的保费补助,目前已制定实施细则。
二、加大降费引导,聚焦重点支持对象
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实施融资担保业务降费政策,引导地方支持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促进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均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今年4月初印发了《关于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的通知》,明确提出辖内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县级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督促指导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步降低担保费率,于2020年12月底前将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目前,我市三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香河县鼎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费率均在1%以下。
三、健全政府性融担体系,提升融担服务质效
以大力扶持政策性融资担保为基础,建立健全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强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融资担保机构18家,覆盖9个县(市、区),注册资本金24.14亿元。其中,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5家,另外1家大厂回族自治县财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在申请设立;政府参股的融资担保公司有2家。疫情期间,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其中永诚担保公司疫情期间共支持廊坊防疫企业5家,涉及金额1900万元,其中箱式房企业3家,产品全部供应至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国兴担保公司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及主营业务为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减收一个季度的担保费。
四、实施日常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规范运行
年初对全市融资担保机构例行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年度年检,每年开展两次现场检查工作,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开展检查工作。按时组织全市融资担保机构业务统计报表和资本金运用情况季报工作,充分利用非现场检查手段,准确掌握我市融资担保机构经营情况、合规情况,督促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合规经营,严禁参与非法集资。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及四项配套制度等有关规定等文件精神,依法依规受理、并严格审核融资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延期等相关材料,把控金融风险源头。指导疫情期间融资担保机构复工复产,督促各县(市、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部门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督促辖内担保公司按要求填报新业务系统,规范担保行为。
五、组织行业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举办融资担保行业管理与创新培训班,专题讲解融资性担保业发展方向,对标优秀担保机构学习先进经验,帮助我市融资担保机构更好应对经济形势变化,把握业务转型方向。为进一步强化融资担保行业适应疫情期间经济形势变化能力,积极组织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参加省协会和冀晋豫夏四省市融资担保行业协会线上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我市融资担保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